8月6日,在广州奥体南路公交总站,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保障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此举行。8支队伍、4类应急力量,60余名人员、各类保障车辆20余辆参与演练,聚焦交通运输安全,提升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全面检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以确保赛事交通运输安全顺畅、精准高效。
演练是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交通保障应急预案的实践演练。演练以驾驶员突发疾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道路严重堵塞、车辆突发冒烟等事件为模拟场景,演练包括人员疏散转运、医疗救护、交通疏导、消防救援等实战措施。
在演练的不同场景中,各应急处置队伍迅速响应——广州赛区交通服务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处置工作;广州公交集团应急处置队伍紧急调集备用车辆和驾驶员赶赴现场;公安交管部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疏导交通;医疗急救队伍开展紧急救治并将“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消防救援队伍负责灭火救援等任务。经各单位通力配合,短时间内完成处置,保障车辆安全顺利抵达,演练达成预期目标,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应急演练不仅提升我的专业技能,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公交人的使命与担当。”广州公交集团驾驶员覃泽江表示,在实际保障中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遇到应急情况迅速响应,按照演练中的步骤冷静处理,“期待用我的服务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600台车辆、1200名驾驶员严阵以待,可随时投入工作一线,执行赛事任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应急管理和信息化处处长张新闻介绍,广州严把驾驶员、车辆、运行“三个关卡”,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其中,高标准遴选身心健康、技能过硬、作风优良的驾驶员参与保障。赛前开展驾驶员健康体检,建立体检档案,配备健康一体机,每天组织驾驶员检测血压、血氧、心率、酒精度等指标,同时安排管理人员每日出车前问询,进行健康状态把关和安全提醒,并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对驾驶员开展专业心理测评,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定期进行谈心谈话,持续关注驾驶员心理健康。
车辆方面,采取“赛事专检+日常闭环”模式严格车辆检测。赛前,开展车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安全装置等软硬件安全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建立“一车一档”,达到车辆检测覆盖率100%、合格率100%。赛时,强化每日出厂检、回厂检,建立行车日志和排查台账,形成“检测—使用—复检”闭环管理,确保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安全可靠。
运行方面,建设全运智慧交通调度系统,结合行业“两客一危”智能监管平台,通过卫星定位、智能视频监控等方式,强化车辆实时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监控车辆运行动态。
【延伸】
今年5月,广州成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按照“一主一备”原则完成赛事保障通道“大流线”规划,涉及线路213条,约1300公里,确保抵离站点、接待酒店和涉赛场馆等关键场所之间交通便捷通达,同时编制“一场三站”、赛事场馆等交通组织流线方案及图册,确保重点涉赛场所交通保障“小流线”安全顺畅。
在全市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方面,“一场三站”枢纽门户、保障通道、比赛场馆等为关键点,积极推进城市道路品质提升、涉赛交通标志更新优化等路域环境提升工作。截至目前,48个城市道路品质提升项目已完工,剩余项目在施工中;385块涉赛交通标志已完成整合、优化,剩余标志牌按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
同时,结合赛事安排,优化比赛场馆、商圈、景区等区域公交线路和站点,完善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衔接,通过开设临时公交专线、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加强热门区域出租车运力调度等措施,保障赛事期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赛事期间,根据细化的运动队、技术官员、新闻媒体等十三类客户群体保障服务标准,该中心以赛事运行为核心建立“中心—分中心—调度点”三级调度运行体系,积极探索无障碍出行保障新模式,已初步完成采用全自动无障碍踏板的公交运力改造。
截至目前,女子足球U16测试赛、攀岩测试赛、赛艇测试赛、水球测试赛、武术测试赛、女子足球U16提前赛、排球测试赛、乒乓球群众赛等8项赛事的交通保障任务已顺利完成,累计发送2100余车次,服务各类客户群体3.7万余人次。
此外,围绕十五运会交通保障服务,该中心构建智慧交通调度系统,通过接入700余台保障车辆、200余条保障通道与城市公共交通、路网等智慧感知数据,为赛事提供运输任务智能调度、车辆运行智能监控预警、交通数据深度分析及城市路网动态监测等功能,通过信息化技术赋能交通组织,提升赛会服务保障车辆运行的准点率与保障水平。
下一步,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将大力推进交通保畅工作,加强开幕式交通组织研究,为赛事提供安全顺畅、精准高效的交通服务,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采写:南方+记者 郑慧梓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
通弘网,北京配资公司,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