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旧物件,唤起了无数人的回忆,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曾经的那些老物件,已渐渐从历史舞台中隐退。转眼间,青丝变白发,岁月老去,又能向谁诉说呢。看到这些老物件,好似一下子回到了青少年时期,全是满满的回忆。唉!真是老喽!能认出这些老物件的人,想必都不再年轻了吧......
当回忆往昔时你露出笑容,说明你已长大;当回忆往昔时你潸然落泪,说明你已成熟;当回忆往昔时你无动于衷,说明你已世故;当回忆往昔时你感慨万千,说明你满心无奈;当回忆往昔时你从容淡定,说明你开始老去。
1、谁用过这个呀?我家有个六十年代的物件,被我翻新啦。
2、链子枪,六七十年代的人应该都玩过。我们小时候,还会用脚踏车链子扣做这种洋火枪呢。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动手做,砸车链子时经常砸得满手都是紫泡。家里火柴不够用,就去邻居家拿,不全部拿走,只拿几根,这样不容易被发现。
3、那个老式熨斗,上面还带着一个小烟筒,是用来烧木炭的。
4、用过手摇电话机的朋友请回应一下。六十年代末,第一代手摇电话机还在广泛使用,需要请电信局接线员来接通对方电话。记得小时候,我们大队部有一部手摇电话机,不用拨号,拿起听筒用手摇摇几下,公社总机接听后再接通要通话的线路。手摇电话机发电能力很强,我曾经被电过一次,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手摇电话需要通过总机转接,后来有了号盘电话(脉冲)就方便多了,再后来又有了大哥大、小灵通、手机等等……时至今日,通讯方式已经彻底改变了过去的种种不便。视频、数据传播等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5、洗衣用的搓板,我家那块搓板用的时间久了,基本都被搓平了,不过这样洗衣反而更方便,还省力。
6、做蜂窝煤可不只是添水,还要根据煤面的多少添加黄土,然后搅拌均匀才能打出蜂窝煤。以前每到国庆节放假,打煤球是每家都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7、热水瓶是用竹子编的。五六十年代,塑料很少,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塑料,管它叫软玻璃。软玻璃可不简单,当时都不知道是怎么造出来的,现在才明白,原来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塑料制作。
8、汤婆子,冬天睡觉时灌上热水,放在被窝里取暖用。
9、年画,再也回不去那个年代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躺在床上,深深回忆着那个年代,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容,却再也找不回来了。以前过年,充满了年味、烟火味和人情味,有鞭炮声,有孩子们的嬉闹声,家家户户都红红火火,一片喜庆团圆的景象。
10、这些老物件不仅认识,我都用过呢。尤其是月饼模子,我家有一套,一到八月,东家借西家借,可忙啦。
11、自制的木箱式大功率收音机,可以上电池,也能插电。这收音机效果特别好,用6米长的竹杆架一根随带的天线,音量很大,还没有杂音,能带动4个高音喇叭。每天晚上大家没事的时候,都会来我家听戏曲、评书和相声。大队开大会的时候,也会来我家借收音机,借一次给30个工分。另外还有一个小电瓶,开机的时候还能充电,充满后能用8个小时。
12、过去的袜子是棉纱袜,袜底没穿几次就会磨破。所以袜撑子在过去是用来托袜底的。这个袜底是先用几层布按照袜子大小裁剪成鞋垫的样子,再用粗一点的线像纳鞋底一样纳好,把袜子用袜撑子撑起,然后把做好的袜底缝到袜子上,这样袜底比较牢固耐磨。后来有了缝纫机,袜底就可以在缝纫机上缝制成鞋垫的样子,省去了手工一针一线纳的麻烦。因为小时候我看妈妈用过袜撑子缝过袜底。
13、闹钟,两个铃的那种叫“双铃马蹄表”。小时候我家也有一个,可惜没保存下来。记得六十年代中期,我七岁的时候,家里有个闹钟突然不走了。我用一些工具花了一上午把它拆了下来,后来又花了一天半“装好了”,结果零件还多出来十件,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乐。
14、煤油炉,主要烧煤油,也可以烧柴油,不过柴油冒烟比较大。当时煤油是凭票供应的,火焰大小还能调节。煤油炉最早是一些能工巧匠自己敲打制作的,后来发展到工厂生产,最小的是六管,一般是八管,最大的是十管,烧饭速度非常快。煤油炉在当年可是贵族家庭的用品,一是煤油凭票供应,二是价格不是普通养家糊口的家庭能承受的。我当时也用过,不好点着,温度也不太好控制,油捻还需要修剪。后来用蜂窝煤做饭,火势同样不好控制。那时的液化气罐普通人很难弄到,就算有了,换罐也是件麻烦事,要在自行车后架上弄个木格子,还得绑结实,而且装满后很重。这些都是很难忘记的回忆啊!
15、扒焗子,锔锅、锔碗、锔大缸以及所用的工具,八十岁以上的人应该知道。真的老了,好多东西都见过,有些还用过。
16、交直两用的半导体收音机,以前用来收听短波电台,像澳洲广播电台、伦敦广播电台等所谓的反动电台。七十年代用的人最多,虽然有点贵,但陪伴我们度过了那些岁月,真的很难忘。
17、手摇的玉米脱粒机,小时候吃完饭写完作业,就会去平房顶上摆弄这个“玩具”。
18、养鸽子用的鸽哨,是绑在鸽子身上的,鸽子飞翔的时候会响,很远都能听到。很多鸽哨还会一起绑在风筝上,响声很大,声音能传得很远。装在大风筝上的不止一个,放到天上,风吹着嗡嗡作响。大风筝还有专门的名字叫八卦,放到天上可以个把月不收。
19、草鞋耙子,是编草鞋的工具,五十岁的山里人应该都见过,满满的童年回忆。
20、这个叫筲箕,是用来晒东西的。
21、织布机上有个配件,叫筘,每一根线都要从这个缝中间穿过去,还有一种穿线的工具,名字我忘了。
这些东西当年全都用过,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真的老了。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人生啊。
通弘网,北京配资公司,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