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赋》 王粲登兹楼以四望兮 (xī),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chóu)。挟 (xié) 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 (jū) 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 (gāo) 隰 (xí) 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 (huā,同“花”) 实蔽野,黍稷 (shǔ jì) 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 (zēng,通“怎”) 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 (juàn) 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cén)。路逶迤 (wēi yí) 而修迥 (jiǒng) 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 (yōng) 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 (yú)”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 (xì) 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 (sì) 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 (qú) 而骋力。惧匏 (páo) 瓜之徒悬兮,畏井渫 (xiè) 之莫食。步栖(qī) 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nì)。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 (qù) 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 (dāo dá) 而憯 (cǎn) 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逐段现代释义 与 解析第一段:登楼看景,美景也解不了乡愁 释义:我登上这座楼四处远望啊,想趁着空闲日子散散心消解忧愁。看看这楼所在的位置,真是又开阔又敞亮,简直找不到比它更好的了。它挨着清澈的漳水的河口,靠着弯曲的沮水的长洲。背后是又高又平的大片陆地,眼前是低洼湿地中肥沃的河流。北边能望到陶朱公(范蠡)的墓地,西边接着楚昭王的坟丘。花儿果实遮盖了原野,小米高粱长满了田畴。景色虽然确实很美,可这不是我的家乡啊,这叫我怎么能待得下去呢!
解析:王粲一开始是想借登高望远来排遣忧愁的。他看到的景色确实棒极了: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历史遗迹就在旁边,庄稼水果一片丰收景象。这简直就是理想居住地!但是!一个“但是”就转折了——再美也不是我家! 这句“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景色是真美,可这不是我的地盘啊,我连一刻都不想多待!)简直是所有漂泊在外的人的心声,瞬间戳中泪点。再好的地方,没有归属感,也留不住游子的心。这乡愁,挡都挡不住。
第二段:想家想疯了,古人也是这么过来的 释义: 我遭逢乱世到处流亡啊,稀里糊涂地已经过了十几年(一纪=12年)到现在。思乡之情缠缠绕绕就想回家啊,这沉重的忧愁谁受得了?我扒着栏杆向着远方眺望啊,迎着北风敞开衣襟(想让故乡的风吹到我)。平原辽阔我尽力远望啊,可惜被高高的荆山挡住了视线。道路弯弯曲曲又漫长遥远啊,河水浩荡渡口深险难行。悲伤啊故乡被重重阻隔,眼泪哗哗地流止都止不住。 想起当年孔老夫子(尼父)被困在陈国,也发出过“回去吧!回去吧!”的感叹。 钟仪被囚禁在晋国,可还是弹奏楚国的音乐(不忘本); 庄舄在楚国当了大官很显贵,可生病时呻吟的还是越国的乡音(不忘本)。 人怀念故土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啊,怎么会因为处境穷困或者显达就变心呢!
释义: 这段王粲的乡愁大爆发!他算算日子,流亡十几年了,想家想得抓心挠肝(“孰忧思之可任?” 这忧愁谁能扛得住?)。他拼命向北望(故乡在北方),但山挡着、路又远又难走,只能干着急掉眼泪。为了说明自己不是矫情,他搬出三个“想家界”的顶流前辈: 1. 孔子: 周游列国不顺利时,在陈国也喊过“归欤!归欤!”(回家吧回家吧!)。圣人都想家,我想家很正常! 2. 钟仪: 春秋时楚国人,被抓到晋国当俘虏。晋侯让他弹琴,他弹的还是楚国曲子(“楚奏”)。人在屋檐下,心在楚国飘。 3. 庄舄 (xì): 战国时越国人,在楚国做了大官(“显”)。楚王想试探他是否忘了本,派人去听。结果他生病时呻吟的,还是越国老家的调调(“越吟”)。富贵了,乡音改不了。 王粲用这三个例子,就是想大声说:想家是人类出厂设置!不分高低贵贱,不分顺境逆境(“岂穷达而异心”)! 这道理,古今中外都通用。
第三段:等不到好时候,怕自己废了,越想越憋屈 释义: 时光一天天飞快溜走啊,我盼着天下太平(“河清”是传说黄河水清天下就太平),可它老也不来。我盼着国家政治清明统一啊,那样我就能在大道上(高衢,比喻好的政治环境)施展才华和力气。我就怕自己像那葫芦(匏瓜)一样白白挂在那里没人摘(没用处),又怕像那淘干净了井却没人来打水喝(白费劲)。我走走停停,徘徊不定啊,太阳忽然就要落山了。寒风呼呼地从四面八方刮起来啊,天色阴沉惨淡没有光彩。野兽惊慌地张望寻找同伴啊,鸟儿互相鸣叫着振翅高飞。原野上空空荡荡没有人影啊,只有远行赶路的人还在奔波没停下。我心里凄凉被眼前的景象触动啊,情绪悲痛忧伤得不行。沿着楼梯一步步走下楼来啊,郁闷愤怒之气在胸口翻腾交织。半夜三更也睡不着觉啊,满心惆怅,翻来覆去(盘桓反侧)。
释义:王粲的忧愁升级了!不只是想家,更是担心自己“废了”。他感觉时间飞逝(“日月逾迈”),可天下大乱(“河清未极”)什么时候是个头?他渴望有个好平台(“高衢”)让他大展拳脚(“骋力”)。但他最怕的是啥? “惧匏瓜之徒悬”: 怕自己像挂在藤上的老葫芦,中看不中用,没人要(《论语》里孔子说过类似的话,比喻有才能没人用)。 “畏井渫之莫食”:怕自己像费劲淘干净的井,结果没人来打水喝(《周易》里的典故,比喻有才能有德行却没人赏识任用)。
这两个比喻太扎心了!怀才不遇的焦虑感爆棚。看着天色渐晚(“白日将匿”),环境变得萧条恐怖(风萧瑟、天惨惨、兽求群、鸟归林、原野空寂),更衬托出他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恐惧。最后下楼时,胸中憋着一口闷气(“气交愤”),晚上失眠辗转反侧(“盘桓反侧”)。整篇赋就在这种极度压抑、苦闷、看不到出路的心情中结束。这就是一个乱世中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面对故乡难回、抱负难展的双重困境时,最真实的内心独白。
核心情感 与 文学价值三重忧愁大礼包: 1. 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虽信美而非吾土”是灵魂呐喊。 2. 怀才不遇的焦虑: “匏瓜徒悬”、“井渫莫食”是千古打工人的痛。 3. 对乱世的忧愤: “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是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望。
写景高手,情景交融: 前面用美景(花实蔽野)反衬乡愁(非吾土),效果加倍。 后面用衰景(风萧瑟、天惨惨、兽鸟归群)烘托内心的凄凉绝望,感染力超强。
用典自然又深刻: 孔子、钟仪、庄舄的例子,不是掉书袋,而是为了证明“思乡是人之常情”这个硬道理,非常有说服力。“匏瓜”、“井渫”的典故,把怀才不遇的抽象焦虑,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让人感同身受。
建安风骨代表作: 情感真挚浓烈,语言刚健清新,一洗汉代大赋堆砌辞藻的毛病,把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悲歌紧密结合,读起来特别有力量,特别打动人。
生僻字注音汇总(方便学习)兮 (xī):啊,呀(语气词)。寡仇 (chóu):少有匹敌。挟 (xié):带,这里是“依傍”的意思。沮 (jū):沮水(河名)。皋 (gāo):水边高地。隰 (xí):低湿的地方。黍稷 (shǔ jì):泛指粮食作物。黍:黄米;稷:小米/高粱。曾 (zēng):通“怎”,怎么。眷眷 (juàn):念念不忘的样子。岑 (cén):小而高的山。逶迤 (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迥 (jiǒng):远。壅 (yōng):堵塞,阻隔。欤 (yú):吧,啊(语气词)。舄 (xì):人名(庄舄)。俟 (sì):等待。衢 (qú):大路。匏 (páo):葫芦的一种。
渫 (xiè):除去污秽,淘井。栖迟 (qī chí) / 徙倚 (xǐ yǐ):都是徘徊的意思。匿 (nì):隐藏,这里指太阳落山。阒 (qù):寂静。忉怛 (dāo dá) / 憯恻 (cǎn cè):都是悲痛忧伤的意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通弘网,北京配资公司,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