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大湾区文体中心配套骨干道路—红钢路及进出高速出入口道路改造工程、万环西路南延线(十六涌半至海堤段)扩建工程及灵新大道南延线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据悉,目前,红钢路及进出高速出入口道路改造工程与万环西路南延线(十六涌半至海堤段)扩建工程已竣工验收,所有路灯、交通标识、信号灯及监控设施均正常运行。灵新大道南延线工程已具备全线双幅开放通行条件,各项交通设施运行正常,计划于8月15日完成竣工验收。
红钢路及进出高速出入口道路改造工程
总长约1560米,包含两段。红钢路改造提升段: 西起灵新大道,东至南沙港快速新龙收费站北入口,设计时速40公里,红线宽40米,双向4车道,长约1260米。南沙港快速连接线拓宽段: 北起红钢路,南至新龙收费站南出口,设计时速20公里,红线宽由7米拓宽至20米,长约300米。
万环西路南延线(十六涌半至海堤段)扩建工程
北起十六涌半,南至规划滨海路,全长约5997米(含道路约4355米,桥梁约1642米)。主线设计时速60公里,辅道设计时速40公里。
灵新大道南延线工程
北起十八涌,南至二十涌北路,全长约2850米(含道路约2401米,桥梁约449米)。主线设计时速60公里。
三条配套骨干道路总长约10.4公里,是直接服务大湾区文体中心的交通动脉,投入运营后将显著完善南沙交通网络,贯通万顷沙片区南北向通道,大幅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升物流及市民出行效率;同时还将强化与深中通道的对接,促进南沙与中山、深圳等湾区城市的联动发展,进一步凸显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枢纽功能,推动其向交通中心、功能中心升级,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撰文:余妍玲
通讯员:南沙建设中心宣
通弘网,北京配资公司,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